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

  发热是指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由于外感寒邪,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六淫之邪侵入,而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种症状。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护如下: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定时测量体温,有变化时随时测量。

  2、注意观察发热的时间、性质并及时记录,向医生报告。

  3、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变化,防止发生惊厥、出血和虚脱。

  4、高热病人需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清淡素菜为宜,并鼓励病人多进食、多饮水,以增加抗病能力。

  5、发热病人忌食油炸、肥甘厚味。长期低热病人需给予补充大量液体和充足的营养,以补充病人体内物质的消耗。

  6、寒证发热宜进热食,忌生冷、瓜果;热证可进清淡饮食和瓜果类。

  7、内伤型发热属虚证,按虚证护理,同时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以补阴液为主,应观察出汗部位、出汗的时间及气味,及时报告医生,以配合治疗。

  8、风寒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泻法,针与灸并用。风热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少商,泻法,不用灸法。

  9、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1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应注意病人勿受凉。嘱病人保持卫生,勤换内衣,使皮肤毛窍松弛,有利于散热。

  1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舌炎及口腔溃疡的发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