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

  中医诊断学是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医学教育网为方便大家复习,特将中医诊断学的精华笔记总结如下: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

  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

  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

  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

  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

  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

  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

  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

  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

  1、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

  2、苔质:

  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

  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

  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

  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

  滑苔:寒,湿。

  腐苔: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如糜。

  腻苔: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

  ①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湿、湿温、食滞、湿痰内、腑气不利。

  ②白滑腻:寒湿、湿浊。

  ③白腻:脾虚湿重。

  ④厚腻不滑:时邪夹湿。

  ⑤白腻不燥:自觉胸闷,脾虚湿重。

  ⑥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虚湿热,所取上泛。

  剥苔:

  ①光剥苔:胃气将绝之候。

  ②地图舌:气阴不足,过敏体质

  ③花剥苔:胃之气阴两伤。

  二、脉诊

  1、诊脉方法

  ①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②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

  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③医生呼吸自然。

  ④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

  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

  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2)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意义:①防止漏诊(促、结、代脉),了解五脏,全部情况。②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f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

  三、按诊: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手法:

       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

  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

  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

  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①阳气盛-身多热阳气衰-身多寒。

  ②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虚证;患处硬痛拒按-实证;轻按即痛-病在表浅;重按方痛-病在深部;③润燥:皮肤湿润者-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津液不足。

  ④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气肿。

  2、按胸腹(按虚里/按胸胁/按腹部)。

  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

  ①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宗气充盛)。

  ②虚里动微而不显为“不及”-宗气内虚。

  ③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

  ④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危重证候(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⑤动欲绝而无死候的-痰饮等证

  按腹部:

  1)辨凉热

  ①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虚寒证

  ②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实热证。

  2)辨疼痛

  ①腹痛喜按者-虚证

  ②腹痛拒按者-实证

  ③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内痈。

  3)辨腹胀

  ①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实满。

  ②腹膨满,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气胀,属虚满。

  ③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膨胀。

  4)辨痞满:(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

  ①按之柔软,无压痛-虚证

  ②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实证

  ③脘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冒中有水饮。

  5)辨积聚(腹内结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①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积、属血分

  ②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聚,属气分。

  6)辨结胸

  ①胃脘胀闷,按之则痛-小结胸

  ②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大结胸。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

  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

  ③额上热手心热-表热;手心热额上热-里热。

  2)儿科:

  ①小儿指尖冷-惊厥

  ②中指独热-外感风寒

  ③中指指尖独冷-麻痘将发之象。

  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亡阳之证。

  四、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1、指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食指内侧络脉-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

  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

  3、风关:食指第一节。

  气关:食指第二节。

  命关:食指第三节。

  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

  5、病理:①浮沉分表里②红紫辨寒热③淡滞定虚实④三关测轻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4年课程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