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慢性肾衰竭的三类发病机制都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的三类发病机制都是什么?慢性肾衰竭有怎样的发病机制?相信是很多全科主治医师考生都想知道的。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并整理这篇介绍慢性肾衰竭的三类发病机制的文章,希望对大家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1、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

(2)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3)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其他①在肾小球内"三高"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转化生长因子p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而造成肾小球硬化;②过多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而且近曲小管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蛋白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导致肾单位功能丧失;③脂质代谢紊乱。

2、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尿毒症毒素是由于绝大部分肾实质破坏,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分为三阶段:①肾功不全代偿期GFR>50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②肾功不全失代偿期:GFR>25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③肾功衰竭期:GFR<25mL/min,血肌酐>445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