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血常规

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来判断患者出血的情况。血红蛋白每下降10 g /L提示血容量丧失400 mL左右。但在出血早期血红蛋白可不降低,在出血3~4 小时以后才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而白细胞在出血时多出现应激性升高。

2.上消化道内镜(胃镜、十二指肠镜)

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而且有助于判断再出血的可能性,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可通过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良、恶性。

3.X线钡餐检查

通常在出血停止3~7日后进行。

4.选择性腹腔器官动脉造影

最适合活动性出血的检查,可经导管行介入治疗。

5.其他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大便隐血试验、B超检查等。

医学教育网提供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全科主治医师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