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 > 答疑周刊 > 正文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问题索引:

一、【问题】怎样理解流产?

二、【问题】流产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三、【问题】流产的处理要点有哪些?

四、【问题】流产的健康指导有哪些?

具体解答: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1.先兆流产 有流产先兆症状者称先兆流产。

(1)临床表现: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痛。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子宫软,宫口未开,妊娠产物尚未排出。经休息及治疗后,如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妊娠有希望继续;若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剧,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2)辅助检査: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内可见胎囊。

2.难免流产 流产不可避免者称难免流产。一般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

(1)临床表现:阴道流血增多,下腹阵发性疼痛加剧。宫口已扩张或宫颈口见组织物,或胎膜已破有羊水流出,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2)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阴性或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滴度下降或转为阴性。

3.不全流产 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均由难免流产发展而来。

(1)临床表现:阴道流血较多,持续不止,甚至因流血过多而发生休克;腹痛较重。子宫可小于停经月份,宫口已扩张,不断有血液自宫颈口内流出,阴道内可见胚胎组织或部分胎盘组织堵塞子宫口。

(2)辅助检査:B超检查宫内不见胎囊,宫内或宫颈口可见不规则光团。

4.习惯性流产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

5.稽留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排出者。胚胎或胎儿死亡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早孕反应消失。若已到中期妊娠,孕妇腹部不见增大,胎动消失。妇科检查宫口未开,子宫较停经周数小,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

三、【问题】流产的处理要点有哪些?

1.先兆流产

(1)卧床休息:既往有自然流产史者,可住院检查和治疗。

(2)黄体酮10~2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E 20mg,每日3次。

(3)中药保胎治疗。

(4)心理治疗很重要,使其情绪安定,增强信心。

(5)治疗期间应复查尿妊娠试验或血HCG,必要时行B超检查,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6)经治疗两周,症状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提示胚胎发育异常,应停止治疗,让其流产。

2.难免流产 应由有经验的妇科医师处理。处理原则为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 组织完全排出,以利于子宫收缩和止血。对早期流产者应及时刮宫,对刮出物进行认真检査,并送病理检查。对晚期流产者可用催产素静脉滴注,促进宫缩,必要时行刮宫术。

3.不全流产 处理原则:出血多而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出血时间较长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经确诊,立即行吸宫术或钳刮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使子宫收缩和止血。必要时应转诊,由有经验的妇科医师处理。

4.习惯性流产 处理原则:①积极寻找病因,若能纠正者,应于孕前给予适当的治疗。②对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妇女,当有怀孕征兆时,可按黄体功能不足给予黄体酮治疗,10~20mg肌内注射,当确诊妊娠后,继续给药至妊娠10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卧床休息,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孕期定期测定血HCG,监护胚胎发育。③对有染色体异常者再次妊娠时,必须作产前诊断,胎儿异常者应终止妊娠。④对宫颈内口松弛者,可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

5.稽留流产 处理前先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若凝血功能正常,可先口服雌激素提高子宫敏感性。子宫小于12周者,可行刮宫术。子宫大于12周者,应用缩宫素、前列腺素或依沙吖啶引产。如凝血功能障碍,尽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引产或刮宫。必要时应转诊,由有经验的妇科医师处理。

四、【问题】流产的健康指导有哪些?

1.预防先兆流产 孕早期避免性生活,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劳累。

2.预防习惯性流产

(1)对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应于末次流产后,对流产原因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双方血染色体核型检查;有关血型不合的检查;测定孕激素以了解黄体功能;做妇科检查以了解有无生殖器肿瘤或畸形;做全身检查以了解有无影响妊娠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2)积极治疗和控制与流产有关的疾病。

(3)尽早确定妊娠,及早开始保胎,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病毒感染。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全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