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胆道系统疾病有哪些诊断方法?

胆道系统疾病有哪些诊断方法?准备参加2020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生可能会比较关心,为了帮助各位外科主治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B超

B型超声波检查以其安全、无创、方便、准确的突出优点成为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胆石症 B超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但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率只有60%~80%。其主要原因是胃肠道气体对胆总管下段的干扰所致,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60%以上,但需与肝内钙化灶相鉴别。

2.鉴别黄疸原因 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主要依据是胆管扩张。肝内胆管直径小于2mm,正常情况下B超难以显示,若能显示则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正常肝外胆管直径小于8mm,超过此值即为肝外胆管扩张。B超既可通过显示单管扩张的范围来判断梗阻部位,也可根据梗阻部位的声像图来判断梗阻原因,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结石,不均质回声常提示肿瘤。

3.其他胆道疾病移动 B超诊断胆囊息肉、胆囊炎也十分准确。胆囊息肉与结石的鉴别要点是不随体位移动、不带声影的中低回声团,个别可表现为略强回声。典型的胆囊炎表现为囊壁增厚(>3mm)、毛糙,急性期则表现为双边征。B超在诊断胆管肿瘤、胆道蛔虫、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胆道疾病方面也独具价值。B超还可引导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

此外,应用特殊探头放置于肝胆表面的术中B超检查,可直接探查肝内外胆道病变。因不受其他腹内脏器的干扰,诊断准确性得以大大提高。

(二)CT

由于不受十二指肠气体干扰,CT对胆总管下段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对胆道系统及肝胰等脏器占位性病变可作出较准确诊断。

(三)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应用纤维十二指肠竟从乳头部插管至胆总管或胰管内直接造影显示胆胰管系统,鉴别肝内外胆管梗阻部位和病变范围。同时也可了解十二指肠乳头有无病变。但它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等并发症。此外,还可经十二指肠镜切开乳头及Oddi括约肌,直接插管碎取胆总管结石,放置引流管。

(四)OCG

口服胆囊造影是在服用碘番酸14小时后,药物经肝排出进入胆囊浓缩后拍腹部x线片,可显示胆囊结石、息肉或肿瘤等病变。进食脂肪餐后可了解胆囊收缩功能。但因影响因素多、正确诊断率低,目前主要用于选择胆囊结石的非手术疗法时来评价胆囊功能。

(五)PTC和PTCD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是在X线透视或B超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经过胸或腹壁、肝脏进入肝内胆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肝内外胆管,了解胆管内病变部位、范围,帮助鉴别黄疸。肝内胆管越扩张,PTC成功率越高。该检查法虽然操作简便、胆道显示清楚,却属有创,可发生胆漏、出血或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则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PTC同时置管于肝内胆管引流减压。既可减少PTC胆漏导致腹膜炎的危险,又可缓解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为择期手术做准备。还可导致放置支架管治疗胆道狭窄。

(六)胆道镜

1.术中胆道镜检查 可经胆总管切开处,采用纤维胆道镜或硬质胆道镜进行检查。适用于:①疑有胆管内结石残留;②疑有胆管内肿瘤;③疑有胆总管下端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术中可通过胆道镜,利用网篮、冲洗等取出结石,还可行活体组织检查。

2.术后胆道镜检查 可经T管窦道或皮下空肠盲袢插入纤维胆道镜行胆管检查、取石、取虫、冲洗、灌注抗生素及溶石药物。有胆管或胆肠吻合狭窄者可置入气囊进行扩张治疗。胆道出血时,可在胆道镜下定位后,采用电凝和(或)局部用药止血。还可经胆道镜采用特制器械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

(七)MRCP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是MRI技术最新发展,利用磁共振水成像的原理,具有成像无重叠,对比分辨率高的特点,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的范围和程度、结石的分布、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胆管梗阻的水平以及胆囊病变等。此检查无损伤、安全、准确,主要适用于B超检查诊断不清而又怀疑为肿瘤的患者。

推荐阅读:

考点测试!2020外科主治考试基础知识习题测试汇总!

快get!外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大网膜疾病考点汇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外科主治医师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