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延髓池穿刺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复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选定穿刺点有两种方法:两乳突尖连线中点或枕外粗隆至第2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
(2)局部麻醉后,用20号腰椎穿刺针,针尖斜面宜短,在4cm处做一标记,左手拇指固定于第2颈椎棘突,右手持针,严格循中线缓缓刺入,针刺指向眉间。
(3)针尖刺过寰枕筋膜和硬脑膜时,常有明显的落空感,将针芯拔出有脑脊液流出,即证实已进入小脑延髓池。如无脑脊液流出,可能因深度不够,医学|教育网整理小心再将针刺入1~2mm,如仍无脑脊液流出,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每深入1~2mm抽吸1次,至有脑脊液抽出为止。
(4)如穿刺针遇枕骨大孔后缘骨质受阻,可将针稍退后1~2cm,将针尖向下稍移动,缓缓刺入。
(5)穿刺深度:随病人年龄、胖瘦而异。成年人4~7cm,小儿一般为3~4cm.有一简单公式可计算进针深度,在颈2~3棘突平面向前经甲状软骨测得病人颈部周径的厘米数,加此数的10位数的倍数,即得该病人从颈后穿刺点皮肤表面至小脑延髓池深度的毫米数。如颈部周径为40cm,则皮肤至小脑延髓池的深度为40+(4×2)=48mm.如周径<34cm则只加十位数字即可,如测得的周径为32cm,则穿刺深度应为32+3=35mm.当然由此公式求得的深度数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是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医学|教育网整理,注意穿刺手感。有人主张在穿入4cm后,每进针1~2mm即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直至穿刺成功为止,此法较为安全。
小脑延髓池深度为0.5~1.5cm,平均1cm.故在针尖穿过硬脑膜后,仍可稍向内刺入2~3mm.尤其在需向小脑延髓池内注射造影剂时,为防止针尖斜面一半在内一半在外,注药时易漏在硬膜外,应稍稍深入一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