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全口义齿 > 正文

牙列缺失后组织的改变

牙列缺失后组织的改变:

(一)骨组织的改变

当牙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随着牙槽嵴的吸收,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形状和大小。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程度有关。由牙周病引起的牙列缺失往往在初期牙槽嵴吸收就很明显。由龋齿根尖病引起的牙拔除,造成缺牙局部的牙槽嵴萎缩程度不同。单纯拔牙引起的骨吸收显著少于拔牙后又作牙槽嵴修整术者。牙槽嵴的吸收速率在牙缺失后头3个月(即伤口愈合期)最快,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率显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生持续,一般稳定在每年约o.5mm的水平。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内侧骨板较外侧骨板疏松。因此,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向内,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吸收多,结果上颌骨的外形

逐渐缩小。由于牙槽嵴的高度与大小不断萎缩削减,以至切牙乳突、颧弓与牙槽嵴顶的距离逐渐接近甚至与之平齐。腭穹隆的高度也相应变浅变平。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向下前和向外医学|教育网整理,与上颌骨相反,结果使下牙弓逐渐变大,面下1/3距离也随之变短,上下颌骨间的关系亦失去协调甚至可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以及下颌关节骨质吸收,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吸收过多时,颏孔、外斜嵴及下颌隆突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小,有时甚至与嵴顶平齐,嵴顶呈现为窄小而尖锐的骨嵴。从总的趋势看,上下颌前牙区吸收速率高,而后牙区、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的改变最少。牙槽嵴的持续吸收不仅与患者全身健康状态和骨质代谢状况有关,而且与修复义齿与否及修复效果好坏有关。未作全口义齿修复者,由于上下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功能刺激,使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力失去平衡,其牙槽嵴萎缩程度较义齿修复者严重。而局部颌骨受力过大,如上颌牙弓的义齿承托面积约为下颌牙弓的承托面积的1.8倍,下颌单位面积受力大,则下颌剩余牙槽嵴的平均吸收速率比上颌高3-4倍。同理如果全口义齿不作必要的修改,或不进行周期性更换以适应牙槽嵴的持续吸收,则在行使功能时义齿处于不稳定状态,可导致局部压力集中从而加快剩余牙槽嵴吸收。

(二)软组织的改变

由于牙槽嵴骨的不断吸收。与之相关连的软组织也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如附着在颌骨周围的唇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甚至与嵴顶平齐,唇颊沟及舌沟间隙变浅,致使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无明显界限。唇颊部因失去硬组织的支持,向内凹陷,上唇丰满度丧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容明显呈衰老状。由于肌张力平衡遭到破坏,失去正常的张力和弹性,亦由于组织的萎缩,粘膜变薄变平,失去正常的湿润和光择,且敏感性增强,易导致疼痛和压伤。由于牙列缺失,舌失去牙的限制,因而伸展扩大,如久不作全口义齿修复,不但可造成舌形态的改变和功能失常,且可导致舌与颊部内陷的软组织接触,使整个口腔为舌所充满。临床上,有的患者还出现味觉异常和口干等现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