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剂学考点
1.软膏剂的概念与分类
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用乳剂基质制成的易于涂布的软膏剂亦称乳膏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三类:即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
2.软膏剂的基质
作用:不仅是软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而且对软膏剂的质量与药物的治疗有重要影响,
质量要求:A.均匀、细腻B.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C.性质稳定D.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E.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F.有良好的释药性。
常用的基质:油脂性基质、乳剂基质、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烃类、油脂类、类脂类、硅酮
特点: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损伤。油脂性基质可用于水不稳定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吸水性,常用作乳剂型基质中的油相。
1 烃类
(1)凡士林:特别适用于不稳定的抗生素药物。
(2)固体石蜡:调节软膏剂的稠度
(3)液体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剂的稠度,也常用于乳剂基质的油相。
2.油脂类
(1)植物油:麻油、花生油、棉子油等。
(2)氢化植物油可用作软膏基质。
3.类脂类
(1)羊毛脂:吸水性良好,可做W/O型乳剂型基质;与凡士林合用(1∶9),增加凡士林吸水性与药物的渗透性;起辅助乳化剂的作用,常用含水30%的羊毛脂。
(2)蜂蜡与鲸蜡:弱的W/O乳化剂,在O/W型基质中能增加稳定性与调节稠度。
4.硅酮:对药物的释放与穿透皮肤的性能较羊毛脂与凡士林快;刺激,不宜做眼膏基质。
乳剂型基质:
组成:水相、油相及乳化剂
因含表面活性剂易清除,有利于药物与皮肤接触,并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
种类:W/O、O/W 前者较后者难清除
乳剂型基质常用的乳化剂和稳定剂:
(1)肥皂类
1)一价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W 型乳化剂;忌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药物配伍。
2)多价皂: W/O 型乳化剂,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铝等
(2)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1)高级脂肪醇:十六醇(鲸蜡醇)、十八醇
为弱的W/O 型乳化剂;在O/W型基质的油相中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和稠度。
2)脂肪醇硫酸酯类
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酯钠(SLS或SDS);为优良的O/W 型乳化剂;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药物配伍,常用十六醇、十八醇做辅助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