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利尿药:
常用的利尿药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如下表,仅供您参考。
类别 | 药物 | 作用及机制 | 临床应用 | 不良反应 |
高效利尿药 | 呋塞米 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
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 1. 与留钾利尿药合用治疗一般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 2. 急、慢性肾功能衰 3. 急性肺水及脑水肿肿高血钙症 4. 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
1.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容量、低钾、低钠、低镁、低氯 2.高尿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3.胃肠道反应 4.耳毒性 氨基甙类可增强其耳毒性 |
中效利尿药 | 噻嗪类: 氢氯噻嗪 氯噻嗪 氢氟噻嗪 苄氟噻嗪 环戊噻嗪 氯酞酮 |
1.利尿作用: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NaCl的再吸收2.抗尿崩症作用 3.降压作用 |
1.各种水肿 2.尿崩症 3.高血压 4.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5.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 |
1.电解质紊乱 如低钾、低镁、低氯等。 2.潴留现象 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 3.代谢 高血糖、高血脂症。肾素、醛固酮的过度分泌。 4.高敏反应 如发热、皮疹、过敏反应。 5.其他 高血尿素氮,加重肾功能不良 |
低效利尿药 | 螺内酯 氨苯蝶啶 阿米洛利 乙酰唑胺。 |
螺内酯:抗醛固酮作用,抑制 Na+-K+交换 氨苯蝶啶:直接阻滞Na+通道,抑制 Na+-K+交换 |
与高、中效利尿药合用治疗各种水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高血钾,性激素样副作用,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高血钾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致叶酸缺乏,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偶可形成肾结石 |
渗透性利尿药 | 甘露醇 山梨醇 葡萄糖 |
1.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2.利尿作用:增加循环血容量抑制髓袢升枝对 NaCl的再吸收 | 1. 脑水肿及青光眼 2.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
注射过快时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 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