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正文

小医生也有大本事 浙江省“乡村医生”张俊加的“三本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每日打卡> 大纲教材>

浙江省高桥镇楼下角村只有一名社区医生,他叫张俊加,50多岁的他体型较为瘦弱,但他每天走村串户,20多年如一日“守护”着村里2800多名村民的健康。村民们都说,他就是他们心中的“最美乡村医生”,因为他念好了社区医生的“三本经”。

把2800份健康档案装心上

20多年来,张俊加在从医道路上念的第一本经是把楼下角村2800多位村民的健康档案都装在了心上。

昨天,村民唐明燕来到楼下角村卫生服务站,刚走进门,只见张俊加已经准备好了针灸用的针和艾叶,“这两天肩周炎疼痛得厉害。”“我知道了,我觉得用针灸的方式可能更适合你的体质。”提起张俊加,唐明燕啧啧称赞,她说,找张俊加看病无需多言,每个村民适合什么治疗方式,他都一清二楚。

原来,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张俊加跑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各种诊疗情况都了然于胸。

吕忠燚去年从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张俊加的“门下”,经常跟着“师傅”走村串户,她也学着张俊加的方法,将村民家的人口、房子的样子、药物过敏的情况、得过何种病等信息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张老师说等与村民们接触久了,这些信息就会刻在心中了,乡亲就成了自己的亲人。”她说。

当好一个“百搭”医生

张俊加念的第二本经是当好“百搭”医生——啥病都会看一点。

“现在镇上新培养的年轻社区医生,我们都会让张俊加帮忙带一段时间,因为他对每个人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高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朱丽学说,张俊加十分勤奋好学,一周七天都坚守在岗位上,除了巩固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技术,有空的时候还会研究中医理论。

“我对中医很感兴趣,当初成为赤脚医生,就是冲着学中医。”张俊加说,在学医之初,他会收集、购买一些草药,根据学到的理论知识,亲手调制一些“活血膏”、“芙蓉膏”等“药膏”,受到不少村民的欢迎。如今,他在给村民诊疗的同时,也会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拔罐疗法、穴位按摩法等中医自我保健技能技术。

如今,感冒、拉肚子等病的治疗都不在张俊加的话下,而且他还能辨别一些村民无法辨别的病症。去年,一位老村民从楼梯上摔下后倒地昏迷,家人马上打电话给张俊加,因为他们不知道父亲是否是中风。张俊加根据老人的表情、肢体状态,断定其为中风,于是立即拨打120将老人送去了市级医院,及时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小处方”让村民得实惠

张俊加念好的第三本经就是开小处方,让村民用最便宜的价钱得到最好的疗效。

村民莫柏林今年83岁了,一直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病,也经常感冒,20多年来,他看病只“认准”张俊加,“如果没有张医生,我都不知道我这一大把年纪了该怎么办。”莫柏林告诉笔者,张俊加看病从不开“大处方”,不滥用抗生素,业余还自学了许多中医技术,会尽量为村民提供简便价廉的中医服务,每次看病只需要几块钱,平时很多村民还喜欢有事没事来卫生服务站坐坐,听张俊加义务讲解一些健康知识。

2003年,“非典”无情地肆虐全国各地,楼下角村也一片人心惶惶,张俊加视乡亲们为亲人,每天挨家挨户免费给返村人员上门测体温,同时打印了许多“非典”预防宣传手册,亲自发放到家家户户。“每当有疫情来袭,张俊加一定是村里最忙的那个人。”村民们谈起这一幕幕时,无一不竖大拇指。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