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 
B.霍乱 
C.艾滋病 
D.麻风病 
E.流行性感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2.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E.设立专人负责各施工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3.李某因患炭疽死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其尸体应 
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B.必要时可将尸体卫生处理后火化 
C.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后火化 
D.必要时可将尸体消毒处理后火化 
E.在指定场所卫生处理后火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四十六条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 
4.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 
D.严重车祸 
E.重大职业中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故选D。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E.12小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20年第6期(word版下载)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