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朋友们都想要知道血吸虫病,为此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如下:
(一)基本病理变化
——关键词:嗜酸性脓肿+虫卵肉芽肿性结节。
1.尾蚴——尾蚴性皮炎。
2.童虫——血管炎、血管周围炎。
3.成虫——嗜酸性脓肿。死亡虫体周围组织坏死,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4.虫卵——大肠壁和肝脏内虫卵结节形成(最重要!)。
(1)急性虫卵结节:中央为成熟虫卵,周围可见坏死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脓肿。后期,周围出现上皮样细胞——晚期急性虫卵结节。
(2)慢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内的毛蚴死亡后,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虫卵周围被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包围——假结核结节。
A.结核——Langhans巨细——胞细胞核排列在细胞周边。
B.血吸虫——异物巨细胞——细胞核散在分布在胞质内。
(二)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1.肝脏——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汇管区,形成急、慢性虫卵结节,继而纤维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汇管区,故导致窦前性门脉高压——腹水、巨脾和食管下静脉曲张。
【重要!】与肝炎后肝硬化不同:无明显假小叶形成。
2.肠道——因血吸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大量虫卵反复逆血流沉着于直肠及左半结肠的黏膜下层和固有层——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坏死,溃疡形成。
慢性期——肠腔狭窄和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