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卡介苗(BCG):用于预防结核病,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2. 乙肝疫苗(HepB):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三剂。
3.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或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一般在2月龄、3月龄、4月龄及18-24个月时分别接种四剂。
4. 百白破联合疫苗(DTP):包括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的预防。通常在3月龄、4月龄、5月龄以及18-24月龄时各接种一次,共四次。
5.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一般在8个月大时首次接种,在18-24个月或小学入学前加强一剂。
6. A群流脑多糖疫苗或A C群流脑结合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通常在6月龄和9月龄各接种一次基础免疫,3岁、6岁时分别进行加强。
7. 乙脑灭活疫苗(JEV):主要用于预防日本脑炎,在8个月大时初次接种两剂,间隔10-14天;2周岁及小学入学前再各加强一剂。
8. 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可选择性地在1岁半至3岁时接种一次。
9. 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或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用于预防由特定类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如中耳炎、肺炎等。通常在2月龄、4月龄、6月龄以及12-15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以上为我国儿童常规免疫规划内的主要疫苗种类及其推荐的接种时间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某些地区可能还会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增加其他类型的疫苗接种项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以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最新指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