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史等,便于健康管理。
2.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实施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并开展成人重点人群的特定疫苗接种工作。
4. 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管理服务,指导其合理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
5. 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内,对孕妇进行系统化管理和健康监测,确保母婴安全。
6. 儿童健康管理:为0-6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评估、营养指导及常见病防治等服务。
7. 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全面体检,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对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协助其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9.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发现结核病人后及时报告、转诊,配合专业机构做好患者的全程督导服药等管理工作。
10. 中医药健康管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为老年人、儿童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调养建议和服务。
以上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些服务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减少疾病负担,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