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嗜睡:患者处于持续的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强光等外界刺激唤醒,醒来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反应较慢,一旦刺激消失又迅速入睡。
2. 昏睡:与嗜睡相比程度更深,需要较强刺激如摇晃、大声呼喊才能勉强唤醒,且醒时答话含糊不清,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即刻再次进入睡眠状态。
3. 浅昏迷: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况完全缺乏感知和反应能力,仅保留基本生理反射(如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对强烈疼痛刺激可有躲避动作或痛苦表情,但无意识性睁眼等主动行为。
4. 深昏迷:患者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任何反应,所有自发运动消失,各种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需依靠人工辅助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5. 谵妄:表现为急性脑功能紊乱状态,以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思维混乱、情绪波动大(如焦虑、恐惧)、睡眠-觉醒周期颠倒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幻觉或错觉等症状。
6. 意识模糊:介于清醒与昏迷之间的一种意识水平下降情况,患者虽然保持睁眼状态,但对于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认知能力减退,言语表达含糊不清,动作迟缓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