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健康状况,这些反应超出了常见的、轻微的副作用范围。根据我国《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相关文献,接种异常反应的主要类型包括:
1. 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可能迅速威胁生命,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2. 血清病样反应:在接种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通常出现在接种后的7-14天内,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皮疹等。
3. 神经系统异常: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等,这类反应较为罕见但后果严重。
4. 皮肤及附属器损害:例如荨麻疹、紫癜等。
5. 消化系统异常: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6. 其他罕见的不良事件:如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触发等。
对于上述提到的各种接种后异常反应,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疫苗接种者的健康监测与随访,以便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