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嗳气、反酸等。对于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来说,诊断和鉴别慢性胃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持续时间及加重或缓解因素,注意是否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过量饮酒、吸烟)、精神压力大、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诱发慢性胃炎的因素。
2. 进行体格检查:一般情况下慢性胃炎的体征不明显,但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发现一些间接提示(例如体重下降)。
3. 辅助检查:
-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变化以及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 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
-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通过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测定或粪便抗原检测等方式确定是否存在Hp感染,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4. 鉴别诊断:
- 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相比,消化性溃疡患者疼痛规律性强,多在餐后数小时出现。
-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等症状,可通过24小时pH监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 功能性胃肠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这类疾病的症状与慢性胃炎相似,但缺乏器质性疾病证据,需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此诊断。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疾病的鉴别。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