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节痛可能涉及多种疾病,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能导致长期关节痛的疾病:
1. 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存在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除了关节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2. 退行性骨关节病(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过度使用某些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及手的小关节等部位。
3. 痛风: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引起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红肿热痛,多见于足趾但也可累及其他关节。
4. 感染性关节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以直接侵犯关节造成损伤。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明显的局部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5. 结核性关节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常见于大关节如膝、髋等处,病情进展缓慢但破坏性强。
6.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影响骶髂关节及脊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可表现为下腰痛和僵硬感,并逐渐向上蔓延至胸椎甚至颈椎。
7. 其他原因:包括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肿瘤等也可能引起长期关节疼痛。
对于出现长期关节痛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RP、ESR、RF、抗核抗体等)和影像学检查(X线片、CT或MRI),以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