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执业:所有医疗行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2. 规范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和职业规范,确保服务质量。例如,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个人信息安全;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并取得其同意后实施相应医疗措施。
3.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合理配置急救设施设备等。
4. 药品与器械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购、储存和使用药品及医疗器械,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医疗文书管理:按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各种医疗文件资料,包括病历记录、处方单据等。这些文档不仅是医生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法律诉讼时的关键证据之一。
6. 信息公开与宣传:定期向公众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如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7. 监督检查: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配合相关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