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如果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
1. 饮食因素:长期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为牛奶中的铁含量较低且不易被人体吸收。母乳喂养的婴儿相对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但若母亲本身存在铁缺乏,则也可能影响到婴儿。
2. 生长发育速度快:婴幼儿期是人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增,特别是对于铁元素而言,需求量远高于成人。
3. 铁吸收障碍: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等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影响铁的正常吸收;此外,长期服用抗酸药物也可能干扰铁在胃内的溶解和吸收过程。
4. 其他因素: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较少,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另外,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等也可能是导致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