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初判依据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初步判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或不适感,这种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颈部等部位,伴有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心悸、气短等。
2. 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显示出特征性的变化,包括ST段抬高(STEMI)或压低、T波倒置以及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等。这些变化有助于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
3. 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中特异性心肌酶谱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也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肌钙蛋白I或T(cTnI/cTnT)等。这些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会迅速升高,并持续一段时间。

结合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初步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确诊还需综合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