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眩晕是指由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纤维或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眩晕。这类眩晕通常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眼球震颤、共济失调以及意识水平改变等。可能涉及的主要疾病包括:
1. 脑干或小脑肿瘤:肿瘤压迫前庭神经核或其他相关结构可引起眩晕。
2. 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可以累及前庭系统导致眩晕。
3. 脑血管意外(中风):特别是后循环缺血或梗死,影响到脑干和小脑区域时会出现中枢性眩晕。
4.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炎症过程可能波及前庭系统引起症状。
5. 颈椎病:颈椎病变通过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间接导致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眩晕感。
6. 药物中毒或代谢异常:某些药物使用过量或者体内电解质失衡也可能引发中枢性眩晕。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疑似中枢性眩晕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MRI)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