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引起的黄疸。其主要特征表现包括:
1. 黄疸:皮肤、巩膜等处出现黄色染色,这是最直观的症状。
2. 粪便颜色变浅:由于胆汁分泌受阻,大便中缺乏胆色素,可使粪便呈现灰白色或陶土样。
3. 尿色加深:尿液中的尿胆原减少而尿胆素增加,使得尿色变得深黄甚至呈茶色。
4. 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血液中高水平的胆盐刺激神经末梢所致,通常在黄疸出现之前就可能发生。
5. 脂肪泻:胆汁酸缺乏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6. 出血倾向:长期胆汁淤积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等易出血现象。
7. 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消瘦及食欲不振情况。
以上就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一些典型临床表现,在实际诊疗过程中还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