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主要由物理性(如过热或粗糙食物)、化学性(如酒精、药物)和生物性因素(如细菌感染)引起。诊断急性胃炎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首先,在询问病史时,医生应关注患者近期是否有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诱发胃炎的行为;同时了解有无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这些信息对于初步判断是否为急性胃炎至关重要。
其次,在体检过程中,医生需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特别是剑突下区域),听诊肠鸣音等体征变化。
第三,辅助检查方面:
1.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2. 胃镜检查:是确诊急性胃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点等情况,并可根据需要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
3. 必要时还可以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以排除该菌感染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
最后,在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相鉴别。如果患者症状明显,且存在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则应考虑其他可能性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总之,对于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而言,在日常诊疗中遇到疑似急性胃炎的病例时,应当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同时也要注意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减轻患者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