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寒证和热证是两种基本的病理状态。它们反映了人体内环境的不同变化。
1. 寒证主要表现为:
- 感觉冷,喜暖怕冷,得温则舒。
- 面色苍白或青白。
- 肢体厥冷,关节疼痛遇冷加剧。
- 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
- 小便清长。
- 大便稀溏。
- 舌质淡胖嫩,舌苔白滑。
- 脉象迟缓无力。
2. 热证主要表现为:
- 感觉热,喜凉怕热,得冷则舒。
- 面红目赤。
- 口渴欲饮冷水或不欲饮水但喜欢含漱。
- 小便短黄。
- 大便秘结或泻下臭秽。
- 舌质红绛,舌苔黄燥。
- 脉象数疾有力。
寒证和热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一,在临床诊断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舌脉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