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疮,又称为湿疹,在中医中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及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具体来说:
1. 皮损特点: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或淡红色,边界不清,可有针尖到粟粒大小的丘疹和水疱,严重时可见大片状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2. 渗出与结痂: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结痂。若继发感染,则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
3. 瘙痒感:湿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剧烈的瘙痒感,尤其在夜间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
4. 分布部位:好发于手足、肘窝、耳后、小腿等处,但也可泛发全身。婴儿多见于面部和头皮。
5. 慢性变化:长期不愈者可转为慢性湿疮,表现为皮肤变厚、粗糙、色素沉着或减退,形成苔藓样改变。
6.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度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感。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
治疗上需根据病因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炎止痒药物外用或内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措施。对于反复发作或者重症患者,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