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腧穴定位时,常用骨度分寸法的具体操作?

在进行腧穴定位时,骨度分寸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体某些固定部位的长度和宽度比例来确定穴位位置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比例关系。例如,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为12寸;从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距离为8寸;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的距离为12寸等。这些比例是根据成人的平均体型设定的,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或体形的人来说,可以适当调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1. 确定基准点:比如定位“合谷”穴时,需要先找到虎口处最高点作为参考。
2. 量取距离:使用手指宽度(指寸)或者尺子等工具测量从一个已知穴位或身体特定部位到目标穴位之间的距离。例如,“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可以先找到这两个位置,然后确定它们之间的一半距离。
3. 确定方向:根据所要定位的腧穴所在经络走向及解剖结构特点来判断其具体方位。如“足三里”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需沿着小腿前外侧向下量取。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临床经验、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现代医学知识来进行综合判断和操作。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练习,以提高定位准确性和安全性。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超值精品班

录播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