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这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指导意见来确定的时间节点。及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对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的风险。
具体操作时,如果母亲是HBsAg阳性或不详,则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尽快注射1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同时在不同部位肌肉注射100国际单位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以提高保护效果。若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则只需接种乙肝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等特殊情况下出生的婴儿,其首剂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原则上仍然推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接种。此外,在后续的免疫程序中,还需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其余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以确保充分的免疫力。
医生或公共卫生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来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跟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