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常见的疫苗接种反应有哪些,如何处理?

常见的疫苗接种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部位,如红肿、疼痛、硬结等;全身反应则可能包括发热、头痛、疲劳、肌肉痛、关节痛、恶心等。

对于这些反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1. 局部反应:如果出现轻微的红肿或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缓解不适。若红肿范围较大或者有脓性分泌物,则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硬结通常会在几天到几周内自行消退。
2. 全身反应:
   - 发热:体温轻微升高(37.5°C-38.5°C)是正常的免疫应答过程的一部分,可以多喝水、适当休息;如果发热超过38.5°C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建议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其他如头痛、肌肉疼痛等:可以通过充分休息和适量饮水来缓解症状。若不适感强烈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使用非处方止痛药。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观察自身状况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此外,对于出现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不良反应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总之,大多数疫苗接种后的反应都是暂时性的且易于管理,但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常见症状仍然十分必要。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超值精品班

录播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