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正文

济宁开展“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共同提升诊疗技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每日打卡> 大纲教材>

乡村医生技能水平上去了,老百姓更实惠

他们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每天要为身边的村民诊断身体上的“大事小情”。由于万余名乡村医生的存在,不少地方的村民都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便利。今年,济宁市将“乡村医生技能提升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开展“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活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如今,培训基本结束,村医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村民因此受到了更大的实惠。

村医水平参差不齐 业务素质、理论知识均有待提升

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最底层一级,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力军。目前,济宁有乡村医生近两万人,由于他们的存在,不少地方的村民都能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的便利。不过,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业务素质、服务质量仍较为薄弱。在不少地方,乡村医生属于家族性行当,老一辈人行医,下一代就跟着学,时间一长也就子承父业了。在村医队伍里,还有一些是出身农村的民办或专科医学院校毕业生,由于学历限制,无法在城区医院谋得一份工作,只得在家乡或附近乡镇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让村医进课堂,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在很多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过于倚重经验,缺乏理论知识储备。”据任城区卫生学校校长王凌介绍,去年年底,他们学校曾对辖区内乡村医生做过一次医学理论知识摸底,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参与考试的人里面,近一半都没能及格。此外,在突发事故处理方面,乡村医生距离医院同行也有一定差距。“比如,一些不当的处理,容易造成药物过敏,导致病人病情恶化。”王凌说。

学员一天签到四次“进课堂”培训较以往更为严格

今年,“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被列入济宁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以集中时间、脱产授课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全市在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各县市区分别进行,目前只待全市范围内的集中验收。记者了解到,以任城区为例,从3月到10月的这段时间,辖区内1219名乡村医生每人接受了130个课时培训。“任城区负责讲课的,基本都是第二人民医院、任城中医院的在职医生,授课老师先在市里集中培训,然后再给村医们上课。”王凌介绍说。

最近几年,我市针对乡村医生先后开展过一系列理论、技能专题培训,相比之下,均不及今年的“万名乡村医生进课堂”来得系统、全面。“比如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这次就专门买了皮人设备,在考核方面,今年也比往年更加严格。”在任城区卫生学校档案室,摆放着六本厚厚的签到笔记,学员一天四签,结业时的课时率也计入年终考核指标。任城区卫生学校培训科科长常国才介绍,经过半年系统学习,村医们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同样是理论考试,经过培训学习,学员的及格率从一半左右攀升至八成以上。

村医们都学到些啥?中医抢救技能见长,村民真正受惠

结业近两个月,乡村医生究竟都学到些什么呢。医学教育网了解到,在任城区,不少乡村医生学会了一门新的技能,这也让广大村民收获到了真正的实惠。上个月,在二十里铺某村,一位村民突然昏厥,送到卫生室后,该村村医薛大夫对其进行了简单救治,等救护车的同时,他不停地为病人做着心肺复苏,为及时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

据了解,在抢救过程中,心肺复苏是一项经常使用频率很高的技能。中暑、溺水、突发心脏病,这些情况都能用得着。然而,在之此前,任城区一千多名村医里,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的却是寥寥无几。“按压部位不对、角度力度不合适,不光做的是无效劳动,还耽误了抢救时间。”由于只是一知半解,很多村医都不敢亲自动手。打完抢救针,能做的只有等120救护车到来。“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总是手足无措,学习过之后,不光不慌了,做起来也更放心大胆。”薛大夫说。

此外,一些乡村卫生室也因此树立了自己的招牌。“以前,乡村医生里会干中医的很少,遇到问题,除了打针也没别的办法。”常国才说,随着这次培训,中医慢慢被重视起来,一些“有心”的学生还专门留了老师的电话,随时探讨病情。“在喻屯镇,有个村医很专注于研究中医,村民有个腰疼、颈椎病、肩周炎啥的,用针灸就能解决了,如今,这个卫生室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常国才介绍说。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