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12月19日讯:为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巩固卫生“三级”网络村级网底建设,增强乡村医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安龙县结合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诊疗工作需要,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一是严格准入机制。按照村民委员会聘用村医,乡镇卫生院具体管理村医的原则,严格村医准入审核,对取得医学类院校医士专业毕业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经村民委员会同意聘用,符合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布设置规划,经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方能设置村级卫生室。二是严格定期考核。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卫生院每年对村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经考核不合格村医进行解聘,实行村医能进、能退的管理机制,解除村医终身制的观念,促进村医按时完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三是扩大服务范围。在实施计卫整合的工作中,该县加强对现有村医的技术培训,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后随访、妇检等工作逐步转由村医承担,进一步织牢网底,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在交作业的同时,该县也注重求实效,不定期对村医完成任务进行考核后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激励村医按要求准时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扩大养老保障。安龙县高度重视村医养老问题,专门从县级财政安排2万元经费,为每位村医每年交10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解决村医社会养老保险经费,在政策上解决村医的养老问题,稳定村医人员队伍继续在农村为村民开展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