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正文

富源推进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每日打卡> 大纲教材>

按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富源县于2015年启动实施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对中安、后所、墨红3个卫生院进行为期三年的托管。通过一年的试点,县级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促县帮乡、县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新格局。

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全力体现医院公益性,解决医院发展的后顾之忧。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县级公立医院与上级“三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医疗服务系统,累计开展专家远程会诊70余例;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医院和曲靖市二院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共选派34名医护人员到对口支援医院进行了专科轮训。创新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实行自主经营管理。截至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共创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新组建科室1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89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门诊人次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25%和4.15%,住院人次分别增长了70%和4.22%,病床使用率提高到86%以上,住院转诊率从改革前的2%降至1%,群众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满意率达98%以上。

突出乡镇卫生院的“龙身”地位。完善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医疗资源。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床位数、大型设备配置等,将县人民医院床位规模控制在800张以内,县中医医院床位规模控制在300张以内,为乡镇卫生院发挥作用留足空间。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县乡医疗服务管理“一盘棋”。制定《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有力促进了卫生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对口支援管理,提高卫生院综合能力。由3家县级医院分别对口支援8个乡镇卫生院,共分批派驻业务技术骨干65人次对乡镇卫生院进行长期的业务技术指导,卫生院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同时,制定《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实施办法》,有力促进了县乡医疗机构的良性互动。2015年,共投入60万元为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和完善信息网络,中安、后所、墨红3个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跃居全县中上水平,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26%、6.5%.

发挥村卫生所的“龙尾”作用。规范管理。对村卫生所实行“两不、四有、五统一”管理,做到不推诿病人、不包医揽治,看病有登记、开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收费有收据;对村卫生所人员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实行县考、乡聘、村用的用人管理模式,村卫生所诊疗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严格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保障乡村医生工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教育培训。2015年,通过乡村医生骨干培训、能西会中人才培养、职业学历教育、中医药基层适宜技术培训等项目,共培训乡村医生770余人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乡村医生643名,其中有女乡村医生380名、占59%,乡村医生队伍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