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张效远——兴隆镇最美乡村医生

张效远医生出生于1958年,是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后门里村李汉章人,是一名在农村医疗战线上的老乡村医生。从1978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他四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走村串户,无私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曾多次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和医疗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

1978年,张效远高中毕业,由于文革的影响,高中时期整天“批林批孔”,经常参加“勤工俭学”,文化知识落下很多,78年毕业那年赶上国家恢复高考,没有考上,加上自己是家里的长子,下面兄弟姊妹多,只好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

应村卫生所的召唤,他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在后门里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当时的集体化生产,防疫与保健条件十分落后,他担着茶水,带着防疫药品,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送医送药,在后门里村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不辞辛苦的脚印。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的艰苦学习,他顺利地拿到了中西医中等专业毕业证书。他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挑战自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担当起了乡村医生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重任。

后门里村委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全村三千多口人,分布在十多个自然村,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什么疫苗,他心里都清清楚楚。去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人们早已沉睡,凌晨时分,圭章村村民王子栓的妻子突发心绞痛,接到电话,他二话不说穿上衣服,急忙踏进了风雪之中。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猛,他顶着风雪不慎滑倒在沟里,但他爬起来咬紧牙关继续赶路,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身上多处受伤。他忍着疼痛继续前行,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时间就是生命,争取早一分钟赶到。他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了王子栓家里,及时为病人进行医治,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又嘱咐几句后,这才放心回家,回到诊所时候,天已放亮。张效远医生虽然经常出诊(甚至夜里出诊),但他从未收取过出诊费和注射费,有不少患者家属为了表达谢意,特意带上礼品去看他,却都被他一一拒绝。

在医疗工作中,张效远始终把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本村有几位五保老人,常年患病在身,又无人照顾,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后门里村的王群,身患高血压、脑中风后遗症和心绞痛等多种疾病,张效远医生就免费送医送药上门,坚持数年,从无怨言。楼房村有位老人叫黄秀兰,她年老多病,家中无人照管。张医生主动送药上门,见到老人家的电饭锅坏了不能使用,义务帮助老人修理好,又帮助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他还和老人谈心,讲国家的富民政策,谈老人养生保健等等,说得老人喜笑颜开,从此也改变了老人家的陈旧的生活观念。她逢人就说“张医生是大好人,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呀!”张医生服务乡里,乐于助人的事不胜枚举。数年来他为村民减免医疗费用累计有上万元,村民无论谁家有困难找他帮忙,他都会解囊相助,他尽职尽责救人治病,为当地百姓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效远医生不仅医德高尚,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调解员。村民家中发生矛盾,都找他表白。他能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使双方心服口服。去年,在祁庄村尚、白两家,因为一棵杨树发生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大动干戈,结果双方都互有伤害,当即来到张效远卫生室包扎治疗,他精心的处理了伤口,并嘱咐患者精心休养。当得知两家因一棵树闹起矛盾时,张医生主动找到两家调解。他讲道理,谈利害,说和谐社会如何相处等等,只说得两家闭口不言,双方自此气消云散,化干戈为玉帛,之后两家和好如初。

村民给张医生送了个顺口溜:“张效远,医德好,接送病人到处跑,会处事,能和事,乡里乡亲不生气。”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播着正能量。

张效远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真实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虽然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疾苦,关心群众安危,从而保障了一方乡邻的健康安全,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4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