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岁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西股村乡村医生韦琳,26年坚守深村,2016年因敬业奉献而当选“中国好人”。
韦琳说:“我是喝淄河水长大的,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回报父老乡亲,这个选择我今生无悔。”
上门服务 周到细致
一大早,我们来到位于西股村村委的韦琳卫生室。这个卫生室以前在她家里,2014年,卫生局要求规范设施,韦琳就将卫生室搬到了村委。在这里,配药室、门诊室、观察室、治疗室一应俱全,墙上贴着几张在卫生系统荣获的奖状,室外的墙上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因山区特定的工作环境,很多留守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她到家里看病治疗。村民房崇双今年62岁,三个孩子都在城里工作,家里只有老两口。这几天,房崇双皮肤过敏,韦琳每天上门为她打针,并仔细观察着她身体的变化。
李金芳今年83岁,患感冒,平时心脏也不好。她家离卫生室有一里路,我们跟随韦琳出诊的那天,是李金芳打针的第四天。“一感冒就找韦医生,她不但可以上门,价格也比镇上的诊所和大医院便宜。”李金芳87岁的老伴孟广好说。临走前,韦琳照例嘱咐他们按时吃药、感冒要多喝水等问题。
今年82岁的李桂美,患有慢性胃炎、胆结石等疾病,每年都要打几次针。当天,李桂美输液三瓶,因为她家只有自己一人,韦琳需要准确估算时间,跑三个来回给她换瓶。
一上午的时间,韦琳就为4户村民上门出诊,并要牢记每个人的换药时间、拔针时间,中午吃饭已经是一点以后。对于这样的生活节奏,韦琳已经习以为常。“忙的时候,一天跑个七八家,也是常有的事,最远的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卫生室只有我一个人在忙活,不像城里医院的医生、护士,有上下班时间、有交接班。”
西股村有200多口人,老年人居多,只要有需要,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韦琳都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中为其诊断治疗,农忙时也不例外。2014年的一天,70多岁的刘爱莲在山上被蜜蜂蜇了,瞬间休克,村民跑来喊韦琳,她赶紧带上药品和针剂随村民爬山施救。
坚守深山 无怨无悔
上世纪九十年代,韦琳从卫校毕业后成为太河镇乡村卫生医疗队一员。从小她亲眼目睹了村里乡亲生病就医难的痛苦,便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为百姓解除痛苦。她在西股村开始了乡医生涯,一干就是20多年。常有人不解地问她,毕业后为什么不到城区就业,而是回到这个小山村从医,韦琳却淡然地说:“我是喝淄河水长大的,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父老乡亲,这个选择我今生无悔。”
1990年,韦琳与丈夫结婚,有了一儿一女。虽然儿子因为难产有智力障碍,但是女儿活泼可爱,她的家庭也算美满幸福。2008年,不幸降临了,一场车祸夺去了丈夫的生命,突然间天塌了下来。上有年逾八旬的公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到了她柔弱的肩膀上。有人劝她趁年轻赶紧改嫁,可是她一来放不下年迈的公婆,也舍不得大山里200多位留守的孤寡老人,便决定留下来。这一留,8年又过去了。她起早贪黑,独自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孩子,还守护着全村200多人的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用爱心守护山区群众的健康。
前不久,在一次出诊的路上,她被不知从哪来的弹弓打到眼睛,住院10天,眼角缝了3针。刚刚出院,她又忍着眼部的疼痛,第一时间为乡亲们治病。有的村民得知韦医生受伤住院了,带上东西前去看望,都被她一一婉言拒绝了。
精益求精 不忘使命
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解决疑难杂症,韦琳日诊临床夜读书,勤奋钻研,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每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她常步行好几公里或转乘好几辆公共汽车,到镇卫生院、区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
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的技术也逐渐得到提升。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她在四邻八乡都赢得了好口碑,邻村人会走上三里五里地来找她看病,甚至许多外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多年来,她遇到危急情况有很多。晚上睡觉前,她都会想想哪位老人有什么慢性病、今天病情怎么样。只要夜里大门一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用问,她就知道哪家老人身体有事了。村里90多岁的陈亭娥患有心衰,儿子患有精神病。每逢中秋节,韦琳都是带着饼干和月饼去给老人看病,看到老人没有秋衣秋裤可换,她到集上给买来新的换上。2013年11月14日晚9点,陈亭娥又一次发病,韦琳穿着拖鞋,没穿外套就赶往陈亭娥家里,抢救无效后,她给老人穿好衣服,打扫干净屋子,等来料理后事的邻居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医者父母心。出诊时,韦琳不但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还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村里人吃水要到庙旁的泉子去挑,冬天太冷,老人外出最怕感冒,我就帮他们挑挑水,希望他们保持身体健康,这样我心里也踏实。”村里老人们健健康康,是韦琳最大的心愿。
遇到经济困难、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韦琳也不催促,她常说:“咱这山里的老百姓都不容易,没钱先赊着,但病得治。”简单淳朴的话语,充满了一位乡村医生对患者、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
其实,随着年纪的增大,韦琳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朋友们经常劝她去城里打工。虽然在城里干一个月能赚在村里干三个月的钱,但每当看到村民们生病时痛苦的眼神,韦琳就实在难以放下,她选择继续坚持。因为平时工作忙,韦琳在生活上对孩子们缺乏照顾,但在教育上却没有亏欠,她言传身教,两个孩子为妈妈感到骄傲,他们从妈妈身上,学会了助人为乐,懂得了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