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们都知道人生路是无法返回的,所以对人生的假设是徒劳的。与其假设未选择的人生路,还不如像我认识的一位乡村医生,一心一意的在已经选择的人生路上认真而努力地行走。
那是有一次我去基层下乡时,由于水土不服,突发疾病,因此结识了这位乡村医生。在无聊而漫长的打吊瓶的过程中,与他闲谈,得知这位乡村医生当年大学毕业时,有的同学在城里当了医生,有的同学下海经商,而来自农村、没有家庭背景的他,回到家乡开了一个门诊,当上了村医——高风险、低收入的职业。
为了及时给生病的村民看病,他是黑天夜半、翻山越岭、风雨无阻、随叫随到。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有的同学在市里的大医院成了名利双收的专家,有的同学成了拥有了豪车洋房的老板,只有他,还是一个普通的村医。
当时,我问他假如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这条路吗?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沉默片刻,轻声背诵了他最喜欢的一首诗,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回顾往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然后,他用缓慢的语速讲述:当年他像诗中写到那样,脚下有着胡树林分出的两条路,可惜不能同时去涉足,他虽没有象杨朱那样“临路而泣”,但也是在那路口久久伫立、犹豫徘徊,向着一条路——农村娃“鲤鱼跃龙门”的路,极目望去,思绪万千,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最后,他却选了另一条荒草凄凄、十分幽寂、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回乡办诊所。
这些年行走在这条路上,整日奔走在山村里的农家,虽说是与繁华的都市、富裕的生活无缘,但一路走来,能为乡里乡亲解除病痛、挽救生命,就感觉无悔已选择的路。
现在真要他像诗中写的那样——“多少年后将往事回顾”,他觉得选择了的这条路,人生有着这样的经历和结果,就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想着假如走那条未选择的路,会有如何美好但已是不可能的人生。
我一边听着,一边环视着诊所内挂满了患者感谢锦旗的墙面,一边心里想:他不是一位普通的村医,而是一位医术高超、深受乡亲爱戴的村医。
一个人只要在已经选择的路上倾心付出,就能领略到这条人生路上独特而诱人而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