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幼时患小儿麻痹症,但晏理均仍凭努力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他说只要通过努力,残疾人一样可以改变命运。
在莲花场一家普通小诊所内,一名下肢瘫痪的临床医生前前后后忙着为病人诊疗。他就是晏理均,虽然行动不便,但他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因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下肢残疾,却凭着坚强的意志,自学取得了乡村行医职业资格。二十载风霜雨雪,他一步步“走”来,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乡村医生。
患小儿麻痹症仍坚持读书学习
1969年,刚满1岁的晏理均因高烧,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苦于当时医疗条件差,作为医生的父亲晏家荣想尽办法,依然无法改变他下肢残疾的现实。
儿时的晏理均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苦闷、彷徨、无助,一度充塞着他的内心,眼睁睁看着身边小朋友都可以正常地迈开步伐去上学或玩耍,而他每天只能或躺或坐在家中。回忆起这段往事,晏理均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晏理均父亲思来想去,觉得孩子一定要去上课,去接受教育,哪怕是每天背着他去。自此,父母便成了晏理均的双腿,这一背就是6年。
晏理均在父母帮扶下,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但随着人长大长重,中学离家远,父母已经无法背着他去上学了。小学毕业之后,晏理均就辍学在家,翻阅起父亲向学校老师、周边邻居借来的教材,在轮椅上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涯。
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村医
人虽残疾,但必须学门技术才能养活自己。自学之余,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医药知识。读医学古书,书上很多字不认识,他一见到有学问的人就问,买了《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等书籍,以对照医学古书学习提高自己。
跟随父亲学习了三年时间,1987年,19岁的晏理均又跟随父亲来到莲花场,租用了靠街平房,摆摊行医,一开始他只能针对感冒这一类小病进行诊治。
1990年,晏理均考取了乡村医生证,遂到莲花乡卫生院上班。同年,他与妻子苏祖英结婚。之后,晏理均到成都中医学院函授学习3年,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乡村医生。1996年,他考取执业医师许可证,离开乡卫生院,在莲花场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诊所,真正干起了为乡亲服务的乡村医生。
凭借自身努力,1999年,晏理均考取了职业医师证。2003年,他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大专毕业证。2014年,他考取了职业药师证。
他在妻子协助下接诊病人14万
20多年来,在妻子协助下,晏理均共接诊病人14万余人次,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
先后为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减免医药费、诊疗费用近五千余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累积费用达三千余元,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晏理均更是伸出援手。
对于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晏理均都是一清二楚,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张口就能道来。
如今晏理均夫妻的诊所依然在莲花场,白天在诊所看病,帮病人解除病痛。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当记者问及本身残疾,为什么还如此努力工作时,晏理均表示,我和他们一样,都是身患残疾的弱势群体,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生活,而帮助那些还处在艰难中的残疾人,也是我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残疾人像我一样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追寻梦想。简单话语,折射出一个乡村医生的浓浓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