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凌晨1时多,正在被窝里熟睡的张焕忠突然听到紧急的敲门声。又有人来看病了——他习惯性一骨碌爬起。果然,32岁的逄女士抱着孩子来找他了,孩子发烧38.5度。快速地诊断处理后,孩子的烧逐渐退去,这时候已经凌晨2点08分了,这已经是他从业23年以来不知道多少次半夜里接到急诊了。
今年45岁的张焕忠是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逄家台后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全村1500多村民的日常小病、突发疾病的诊治重担,全部落在他一人身上。“这里既是我的工作场所,也是我的家。”他说。
当记者来到卫生室时,这里已经堆满了患者,在这里没有叫号看病,先了解一下病情,分轻重缓急。这边量上体温,就去那边给另一位抓药,再去给另一位打针。
平均每天都会有20-30名患者前来就诊,不仅是本村村民,很多外村的也慕名前来。“最远的得有200里地吧。”张焕忠说。
他不仅要在卫生室坐诊,遇到病危的老人和特殊病情的患者,他都会出诊,背着药箱,骑着电动摩托车走村串户,为不方便出行的患者打针、送药。
记者采访过程中,张焕忠的电话不断响起。张医生说:“要说乡村医生的难处太多了,乡里乡亲的只要打个电话,我就会骑电动车赶过去,遇到远的村子会奔波20多分钟,大冬天的,手脚都冻僵了。”张焕忠告诉记者,由于随时出诊,过年去拜年,他每次都是最晚一个到,最早一个走。虽说不容易,但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