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复习内容,相信是考生们关注的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中医医学专业水平测试新增中医经典考点“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如下,预祝学生们顺利通过第一阶段考试。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解析】本条为少阴病辨证纲要。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解析】本条论述少阴与太阳两感寒邪病势急的证治。
【考点】
1.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区别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为“始得之,反发热,脉沉”,可见相对而言,其病势急,病程短,病情重,表证更显著,故用附子温肾阳,麻黄散表寒,细辛既合附子以温经,又佐麻黄以解表,合为表里双解之剂;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病已久,病势缓,病情轻,正气较虚,故治疗重在温经微汗解表,不用细辛以防发汗太过,损伤正气,用甘草扶正,为微汗之剂。
2.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辨治要点
症:恶寒较甚,发热或微热,头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沉。
理:少阴阳虚兼太阳外感。
法:温经解表。
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药:麻黄附子细辛汤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方中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经扶阳,细辛助麻黄辛散寒邪解表,助附子温阳发汗,炙甘草补中燮和,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发汗,助阳解表之功。

以上“中医医学专业水平测试新增中医经典考点“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辅导精华资料、备考经验、免费视频课程请查看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分阶段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