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药学院09年招生
2015-02-11 14:42 来源:医学教育网
四川大学药学院09年招生:
华西药学院地处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是全国药学院四强之一。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创建于1932年,是我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1950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后设立药学和药物化学两个专业;1985年,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学校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1987年3月,在原药学系和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药学院;198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000年10月,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现设六系一所两中心,即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化学与生药学系、药物分析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药物研究所、现代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还有1个中草药标本室和药用植物种植园。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17人,讲师28人,省学科带头人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每年招收本科生200名左右,博士生、硕士生100余人,全院在校生1000余人。
华西药学院现设药学本科专业,下设药物化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三个专业方向。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可招收博士的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招收硕士的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药剂学)[1].省重点学科2个(药物化学和药剂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2个(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实验室)。
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学科成立于1952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在读研究生共116人;其中,博士生36人,硕士生80人,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创制新药为目的,通过设计和合成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该学科点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共有教师22人,正高11人,副高5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5人,专业实验室总面积2000㎡,在校研究生16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50人。巳授学位合计227人,其中博士学位47人,硕士学位180人。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防治药物、老年病药物、主动靶向药物、手性药物、多肽药物、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活性成分等。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横向8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准6项,并获省、部级奖5项。[3]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华西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整合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化工学院与创新药物研究相关的优势学科,在“十五”期间,通过开展“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创新药物、现代化中药与工程”,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上已形成我校具有理、工、医等领域交叉的特色研究方向。在子项目建设期间,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新药学科教大楼,投入“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用于购买液质联用仪等大型设备,使华西药学院的科学研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已逐步形成了几个各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辅助的骨、肝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特性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方向,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该“211工程”子项目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1个,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发表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和《中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志》2部专著,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50余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7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专利。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