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重点
2015-02-10 16:25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中药学复习重点: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2、“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
3、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例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等 .
4、中药学的发展及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
(1)秦汉时期 代 表 作: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
特点:a、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b、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祛邪治病与养身延年的不同,所有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c、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尚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d、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至今历用不衰。
e、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隋唐时期 代 表 作 《新修本草》
特点:a、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
b、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文字加以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专著的先例。
c、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而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3)宋代 代表作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
特点:a、药物之后附列出大量药方(方剂)以相印证,使医药紧密结合。
b、保存了宋以前的许多本草资料。
c、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4)明代 代表作 《本草纲目 作 者:李时珍(1518~1593)。
《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与巨大影响。
5、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a.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
b.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c.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d.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e.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f.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g.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h.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6、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7、中药性能
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8、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9、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味。
五味确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实际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辛:能散、能行。即辛味可以表示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可以表示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
酸与涩:能收、能涩,可以表示收敛固涩等作用。适应证—正气亏虚,精气滑脱之证。
苦:能泄、能燥。苦泄表示的作用有通泄(泻下大便)、清泄(清热泻火)和降泄(降泄肺胃上逆之气)之分;燥表示燥湿作用,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的不同。
咸:能软、能下,可以表示软坚散结及芒硝等少数泻下药的作用特点。
淡:能渗、能利,可以表示渗湿利水的作用。
10、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11、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
中药的归经,是以中 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12、中药配伍:是根椐患者病情需要和中药的药性特点,有目的地、有选择性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在一起使用。
(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3)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