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 总结
2015-02-02 19:3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年工作总结:
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我校完成了更名、申博两大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办学的质量、水平、效益和社会声誉大步提升。
1.成功更名大学。我校十年磨一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013年成功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由此我校获得了与强校在更高层次竞争的资格,获得了发展升级更加广阔的空间。
2.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此我校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
3.岐黄国医书院创立运行。作为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2013年我校正式创立岐黄国医书院。学校投入4400万元建设资金,首届学生于9月开学。岐黄国医书院以“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即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中医“治未病”和养生康复/疑难疾病研究治疗基地、传统中医药传播中心为建设目标,其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高水平的建设目标,已得到各级领导、国医大师的高度评价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4.化债资金项目顺利推进。按照“高效率用完、高质量用好、高要求用廉”的原则,学校化债资金项目扎实推进。至2013年底,通过审批的采购金额4.574亿元,其中完成招标3.8869亿元,完成比例达86.88%.化债资金项目的实施,将重点打造一批行业领先、国内、国际接轨的高层次科研平台、高标准教学平台和高水准公共平台,使我校的内涵建设提升一大步。
5.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获国家级中药学实验示范中心、药学专业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项。获省教改课题26项、省优秀教材奖5本。获全国首届微课比赛优胜奖1项、全省首届微课比赛一、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泛珠区域大学生中医临床技能竞赛单项第一名等一系列奖项。
6.学科科研成果丰硕。中药药剂、针灸学两个领先学科优势进一步增强,陈日新论文《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获2008-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殊荣,我省仅此一篇论文入选。“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获批第二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江西省传统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项目经费有新增长,获各级各类项目130项,经费6601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经费3867万元。
7.招生就业形势喜人。本省本科二批第一志愿率100%,外省第一志愿率96.2%,创历史新高。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2013届本科生就业率90.31%,考研升学率19.82%,均位居全省本科院校最前列。研究生就业率93.3%.三本学生就业率85.66%、考研录取率13.76%,均位居全省独立院校第一,获“全省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8.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全校25个基层单位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148个基层党支部、3100多名党员全程参加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的学习风气、育人氛围、中心工作、制度建设明显推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明显加强。
9.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受聘“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刚性引进博士研究生1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2人、续聘2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4人、战略创新团队1个;获批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员2人,青年拔尖培养计划人选1人。
10.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一是党建、统战、群团工作务实高效。二是附属医院加快发展。28人获“第三批江西省名中医”称号;新增脾胃病科和护理学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是资产财务管理和监察审计更加规范高效。四是后勤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六是民生工作有新拓展,教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约1300元。
二、2014年主要工作2014年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发展升级、重点突破、快速崛起,朝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世界中医药名校目标继续奋进。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着力提高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以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引领,按照差异化发展战略调整专业结构,修订培养方案。启动新一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制(修)订工作。继续推进质量工程,推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积极申报全球健康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食品安全与检测等新专业。全面开展中医专业认证工作,开展英语专业教学综合改革。
2.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主动适应科技对教改的影响,积极引进培育MOOCs教学,培育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快教学方式转变。推行课程教师负责制,组建教学工作室,改进集体备课制度,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继续推行教改试点班,推进主动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总结经验、凝练特色。
3.实施“优博培育计划”。争取优质生源,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考核机制,力求自主招收培养博士生开好局、起好步。
4.全力推进岐黄国医书院建设。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基本建设工程,高标准建立具有书院鲜明特色的系列管理制度、办法,高品位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5.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重视优质生源地建设,创新招生宣传,着力提高生源质量。科学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实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一本招生。落实就业“一把手”责任,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工作的浓厚氛围,保持初次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优化科研顶层设计,增强实力提高效益优化科研顶层设计,增强实力效益,提高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贡献度。做到医和药、平台申报与建设“两个并重”,实现科研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分散封闭向协同开放转变、从重视理论成果向重视解决生产医疗中的实际问题“三个转变”。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肿瘤、高血压研究,开展中药注射剂、中药抗生素研发,开展中药新型保健品研发,开展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开展江西地方中药资源开发研究,持之以恒,积累优势,力争在中医药行业的关键领域取得创新成果。继续重视科研项目、平台申报,切实加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平台的研究、建设、管理、考核,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科研水平、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
(三)抓好重大建设项目,谋划长远增强后劲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握有度的原则,适时推进基本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学院湾里新校区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完成附属医院新大楼建设,促进附院发展升级。立项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风雨训练馆、阳明校区科技孵化创业中心三项工程,完备素质教育设施条件,彰显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
(四)创新校办产业发展,筑牢学校经济基础筹备召开经济工作会,着力在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搞活增效上下功夫。探索资源重组,使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学校教育发展基金,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调动二级单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拓展增收渠道,蓄积发展资源。2014年努力实现经营收入过亿元。
(五)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学校章程,进一步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宗旨、目标,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行为活动,规范具体制度和部门工作制度建设。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深化改革方案,在岗位设置、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各项制度,建立反对“四风”长效机制。
(六)竭诚尽力改善民生,维护师生根本利益实施教职工职业年金制度,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完成新学生宿舍建设基础上,建设130套教职工公租房。继续实施“健康江中”工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进一步加强后勤服务和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增加教职工收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