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中国药科大学辅导

2015-02-27 14:14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中国药科大学辅导员:董晓曦

一、个人简历

董晓曦,女,中共党员,1981年5月生。现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辅导员。2006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2年担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2009级、2011级本科生(共计200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董晓曦分别担任过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组织员、分团委书记、信息员、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被学校选派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目前主持或参与省级、校级各项课题8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论文《人本主义教育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获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优秀论文三等奖。

由于工作努力、踏实肯干,董晓曦分别荣获了中国药科大学“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招生宣传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三、工作情况

“幸福的人生有三个标准,有目标、有事做、能爱人;幸福的老师也有三个标准,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幸福的学生辅导员,愿我的学生都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段话是董晓曦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写在工作笔记上的,同时,这也是她工作六年来的真实写照。

2006年董晓曦参加工作之际,正值教育部16号文件颁布实施。借东风,练内功,结合中国药科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董晓曦以“一口清”为工作的准跑线,让自己成为学生事务的“百事通”,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一口清”,即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了熟于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然在胸。在“一口清”的工作基础上,将关爱学生的热度、创新工作的力度、立德树人的高度和完善自我的宽度巧妙地融合到“一口清”的工作要求中。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催生“一口清”工作的热度

董晓曦在新生入学之前就通过查看学生电子档案,了解每位新生的成绩基础、特长爱好、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等。同时,她主动参与新生网络论坛,利用网络和电话为新生答疑解惑,能够做到对学生照片一认准,对学生情况一口清。新生报到时,在学生对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董晓曦已经能自然、亲切、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当学生和家长面露惊讶和惊喜的表情时,她的内心充满了骄傲。

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董晓曦将周岁刚断奶的孩子送回老家,坚持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六年简居学生宿舍。无论是深夜还是节假日,学生可以随时在宿舍找她沟通。有的女生感情上、生活上遇到困扰,会直接到她的宿舍彻夜长谈;有的女生和同学发生矛盾,暂时不愿意回宿舍,董老师就把她安排在自己宿舍,和她同住、谈心、沟通。每逢节假日,她放弃陪伴两地分居的爱人,与学生共度,一起包饺子、煮汤圆、吃月饼……

董晓曦就是这样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职业目标,内心热切希望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到“人到、心到、情到”,并以“人到”为舟,“心到”为桨,“情到”为帆,驶入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

2、传递守望,青春护航——挖掘“一口清”工作的深度

在工作中,董晓曦总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路、带着关怀,以服务者的身份主动地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她的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党团建设、心理辅导、校园文化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各方面都能针对具体学生给予具体指导,充分挖掘了“一口清”工作的深度。

带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的时候,董晓曦围绕“考研、就业、出国”主题和“亲情、友情、爱情”主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她利用手机和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沟通交流,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圈子。同时,她积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建立家校互动的教育方式。每当家长询问孩子情况时,董晓曦立即能说出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学业成绩以及综合表现向家长汇报。很多家长这样反映:“总是听说大学里老师和学生很少接触,没想到董老师对我的孩子这么关心、这么了解。”2009级少数民族学生马同学大三时突然发现得了抑郁症,董晓曦及时将他送至南京市脑科医院住院治疗,后马同学病情好转出院。为了帮助马同学康复休养,董晓曦积极地帮他向学校单独申请宿舍,由其父母在校陪读,董晓曦经常到其宿舍探望,帮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马同学本人也积极努力,身心健康状况已经逐步恢复,作为毕业生的他已经到某地药检所实习,进展顺利。

3、子规啼血,唤回东风——拓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口清”工作的宽度

“明其道而不计其功。”董晓曦2012年所带学生分别是2011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二学生和2009级中药资源与开发毕业班学生,同时肩负两个年级,工作量无疑增加了一倍。另外,由于这个专业学生高考时多为非第一志愿录取,专业思想很不稳定,贫困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也相对较多。为了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董晓曦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参加了江苏省心理学会的业务培训,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深度辅导工作,成功干预有自卑、厌学、网瘾等情况的多名学生。2011级严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境贫困,母亲打工供他读书。严同学从高中开始就迷恋网络,进入大学后更加不能自控。某天晚上十一点多,董晓曦在查宿舍时发现严同学不在,就打电话通知他马上返回宿舍,并站在寒冷的宿舍大门口等他。严同学从网吧回来后,对董晓曦恶语相向。董晓曦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将严同学带到办公室,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引导:“你爱你的母亲吗?” “你觉得什么才是对母亲的爱?” “你已成人,母亲渐渐年老,你用什么来承载对母亲的爱?”一句句关心和交流,让严同学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从宿舍走访到校园漫步,从午后常谈到深夜安慰,从生活细节到人生激励,董晓曦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用爱和守望传递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对她来说,一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引导学生、守护家庭正是对学生和家庭高度负责的最佳体现。

4、千里之行,点滴硅步——提升“一口清”工作的高度

带毕业班时,董晓曦全面了解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动态,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协助用人单位和招生单位完成毕业生的政审和录取工作。她在接待用人单位时,能够详细告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获得的荣誉奖励情况,用人单位对她热情的接待和全面的分析感到非常满意,赞赏地说:“董老师一口清的能力是对学生负责的最好体现!”除此之外,董晓曦还初步对学生性格特点、综合素质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择业,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2010届毕业生沈同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但该同学高考选择专业时听从父母意见,她本人对心理学专业知识非常感兴趣,也经常同董老师探讨相关知识。在董老师的帮助下,该生成功考取了心理学研究生。董晓曦所带的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确保学生有序离校而无一例事故。

对董晓曦来说,“一口清”不仅仅是一种政策要求和制度管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种温暖、一种力量,在“一口清”工作理念的帮助下,她明确工作职责,熟悉医药行业、了解校史校情、把握药学生成长规律,已从一名学生工作的新兵逐渐成长为“药味”十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百事通”。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