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南京中医药大学50校庆

2015-05-04 19:05 来源:医学教育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50校庆系列报道:

为了提高学生这四方面的素质,近几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调整办学定位 拓展专业方向

据黄校长介绍,为了弥补中医药大学作为单科性院校,在人文学科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的不足,近年来,学校在加强老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不断调整办学定位,积极拓展新的专业和方向。根据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需要,先后新开设了医药国际贸易、公共事业管理、中医英语、医药法学、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医药营销等专业方向,使学校从原有的单科性院校逐渐发展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文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府。这些新学科的建设既丰富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也拓宽了中医专业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人文精神基础。

二、丰富选修课程 增加知识讲座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欣赏、绘画、心理学等课程的开展,都不同程度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每周由校图书馆吉文辉馆长主持的讲座,内容涉及中国哲学、诗词等,形成了校园内中医文化的周末现象。

三、改革教育模式 设立本科导师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教学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通过增加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配合辩论、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演讲比赛、主题活动、专题研讨、社会调查等方法,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为启发式双向式的教育,让学生接触实际,获取真知,升华认识,锻炼和提高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校还从2000年起在学校内推广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具体的做法是:从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中遴选一部分优秀者(目前是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进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每个导师带1-2名学生,导师和学生间采用见面会的形式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设计,撰写论文,进行科技创新。如果需要的话,学生还可以免修本校的部分课程在外校选课,学校承认学分。经过4年的实践,目前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就业情况良好。

四、建立创新基金 鼓励创业计划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进行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南京中医药大学还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十万元,专门用于扶持资助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课题,并通过招标立项及论证,对有市场前景的课题进行资助。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明创造,并加速大学生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并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暨创业计划竞赛,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实践的舞台,涌现出不少大学生“企业家”。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自主创办的“博德嘉”科技有限公司,由该公司研发的“吉睿”解酒清茶在1999年4月举办的“挑战杯”全国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上获得了全国优秀作品奖,该产品在投放市场后,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反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五、丰富校园文化 加强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更早接触社会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素质教育的亮点之一。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每参加一个社团或参加一次社会实践都可以获得两个基础学分。在新建成的仙林校区还专门建设了8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开放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44个。每年学校还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举办文化艺术节和科技文化节,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拓展他们的素质教育。同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暑期利用一周的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每年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小分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奔赴各地开展文化下乡、医疗下乡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服务人民。为了指导广大患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患者针对病情寻找合理的治病途径,减少和防止盲目用药及病急乱投医,从1997年4月开始,南京中医药大学还组织学生志愿者创办了“医桥工程”,提出了“跨越贫寒的阻隔,奉献真挚的爱心,跨越疾患的洪流,构筑希望的彩虹”的口号。7年来,“医桥工程”已回复了上万名患者的来信来电,同时开展了多项活动,如与全省百所贫困乡村卫生室挂钩,建立专门的联络员制度,义务培训乡村卫生员;开通医疗信息咨询热线电话,专请博士和硕士接听、答问、指导;建立了专家、医院等医疗信息资料库;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与专家一起到贫困乡村巡回义诊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们也在义务帮助患者解决疾苦的过程中,培养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

六、开展心理咨询 完善三级网络

针对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现象,南京中医药大学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以避免学生因心理原因引起其他问题的发生,将隐患消除在萌芽。近年来,心理咨询中心更主动增加服务内容,变过去单一的“等进来”为“等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建立完善了由校心理咨询中心,各学院工办,各年级班主任、辅导员组成的三级心理咨询监督网络,成功地化解了多例大学生心理疾患及心理障碍。

黄校长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她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做事”的基本技能,也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因此,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会将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中医药人才。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仅供您参考。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