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源致病菌的耐药性已引起重视,食物链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散播的重要环节,农业上长期、低剂量、非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以促进动物生长,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社区超级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耐药菌可直接或通过食物链间接感染人,并具有将相同的抗药特性通过食物链转移给人体病原菌的潜在危险。动物性食品极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耐药性细菌的“蓄水池”。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和动物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也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病原菌,同时还是药物适应性强的典范。继出现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除了对甲氧西林耐药外,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对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利福平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故又被称作“超级耐药菌”,目前排在超级细菌名单第一位,而耐万古霉素的MRSA被列为未来10年的超级耐药细菌。2009年欧盟17个国家的养殖猪携有不同基因型MRSA,ST398型菌株在猪、犊牛和肉鸡中最为常见。加拿大和美国均有报道在猪群中监测到高水平的MRSA携带率。此外,农场主、饲养员、肉类屠宰加工者、兽医和肉品检疫员MRSA携带比例高于普通人群。在我国的食物中毒标本中也有MRSA检出。
目前我国监测食品源MRSA在重视程度和检测手段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防止具有耐药性的MRSA引起的公共卫生危害,对食品MRSA的耐药性进行主动监测,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省营养学会、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美国微生物学会开设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耐药性食源致病菌与食品安全”,全程特邀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授课,讲习结合,以掌握食品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培训结束时将授予国家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8分,并颁发结业证书。
一、培训内容
专题一:葡萄球菌与食品安全。
讲授内容:
(1)葡萄球菌分离技术;
(2)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
实习内容: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形态学;
(2)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葡萄球菌。
专题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讲授内容: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型和基因型;
(2)医源性、动物源性和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习内容:
(1)食品和动物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2)药敏实验(AST)及数据分析;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学特性。
专题三:分子生物学技术
讲授内容:
(1)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2)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分型(spatyping)。
实习内容:
MLST和spatyping分析软件的使用。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2011年7月3日至7日,3日报到,7日离会。
培训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具体地点待定。
三、招生对象:
疾控、医疗、质监、药食局、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相关人员,共招收30名学员。
四、收费标准:
2500元/人,含资料费、实习费、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省营养学会、成都市疾控中心和美国微生物学会颁发的培训班结业证等。学员食宿自理,由培训班统一安排。
五、联系方式:
即日起接受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0日。因培训人数有限,先缴费者先安排实习,额满为止。
六、四川省营养学会账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成都跳伞塔支行单位名称:四川省营养学会。
账号:440224800902491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