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csppt在中国-东盟介入高峰论坛崭露头角

2015-12-03 08:17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2015年11月28-2015年11月29日,2015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在绿城南宁成功举行,此次峰会以“合作、交流、创新”为主题,广邀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著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相晤一堂,共享冠心病介入诊疗经验,可谓强强联合,携手进步,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

作为会议的承办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浪教授及团队,率先在广西开展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如血管影像学和功能学技术指导下的“精准冠心病介入治疗”等,是国内该领域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团队之一。

走在国际心血管“精准医学”前沿的CSPPT研究在亚太心脏协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的分享下首次在介入论坛崭露头角。霍勇教授探本朔源,向与会者详解了CSPPT研究的始末。

什么是CSPPT?

CSPPT是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是英文全称(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的缩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脑卒中为研究终点的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2015年4月7日在美国《JAMA》杂志发表。

为什么要做CSPPT研究?

中美两国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趋势发现:中国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趋势远大于美国,尤其脑卒中。中国人由于环境(叶酸摄入缺乏达20-60%)与遗传因素(MTHFRC677T TT基因突变率高达25%)的交互作用,高血压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普遍比美国高出3-5umol/L.而从冠心病队列中可以看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形成一种量效关系,H型高血压(高血压和高HCY血症合并)比单纯高血压所导致的危险事件大概增加5到8倍。如果伴有TT基因型的H型高血压,风险更甚一筹。

霍勇教授说,CSPPT不仅重视事件的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干预治疗看到预防脑卒中高发的循证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要做CSPPT研究了。

CSPPT是怎样进行的?

CSPPT共纳入了20,702名无卒中或心肌梗死史的成年高血压患者。合格的受试者根据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CC、CT和TT)进行分层后,随机双盲分组每日服用单片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n=10348),或者单纯10mg依那普利片(n=10354)。主要终点为首发脑卒中,次要终点包括首发缺血性脑卒中;首发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以及全因死亡。

CSPPT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告诉我们,依那普利叶酸与单纯降压治疗相比,可以额外显著降低卒中风险21%,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降低24%,复合性终点事件降低20%。而H型高血压人群可额外显著降低卒中风险24%。

CSPPT的意义?

由中国专家独立设计、实施,开创了多个“第一”:独特、精准的研究设计第一次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与脑卒中之间的故事给出圆满的结局;中国临床专家第一次在世界循证医学领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依那普利叶酸片/CSPPT是转化医学的重大成就,其研究结果将直接指导我国H型高血压的防控,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广泛应用将为解决我国脑卒中高发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学问题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案。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