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届肠道微生物组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2016-01-15 15:50来源:
医学教育网T大
肠道菌群种类繁多,数量是人细胞的10倍,包含的宏基因组更是达到100多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与人体的多种疾病相关联,深刻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研究,包括体重、糖尿病、免疫系统、肠道疾病、代谢疾病、炎症、心脏病、大脑神经系统等等,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库”,但由于大部分的肠道细菌难以在体外分离培养,对肠道菌群的进一步研究也受到了限制。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开展了多项微生物组计划,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国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国际微生物组计划”的倡议,同时也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例如中国人群肠道菌群功能性核心类群分析和菌群结构分型研究。
2016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汇聚国内该领域有所建树的生命科学专家与医学专家于一堂,围绕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免疫炎症、免疫治疗、治疗耐药、结直肠癌、大脑神经疾病等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粘膜免疫,膳食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新生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研究等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希望能提高我国的肠道微生物研究水平。
召开时间:2016.4.15-2016.4.16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主办方:生物谷
会议官网:http://www.bioon.com/z/2016MicIntestinal
拟邀嘉宾:
姓名 |
单位 |
姓名 |
单位 |
陈卫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
杨开平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 |
樊均明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主任 |
叶鸿瑁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 |
冯强 |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 |
袁杰利 |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 |
黄留玉 |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
张发明 |
南京医科大学整合肠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姜泊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中心主任 |
张和平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金锋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
赵立平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 |
李宁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 |
周学东 |
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 |
秦楠 |
浙江大学教授 |
朱宝利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徐健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 |
朱元民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 |
会议主题:
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 |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及肿瘤 |
肠道微生物与其它疾病 |
肠道微生物的趋同进化研究 |
肠道微生物组驱动的抗癌免疫疗法 |
肠道微生物组与重大消化疾病? |
肠道微生物与营养代谢 |
肠道微生物对放化疗耐性的影响 |
肠道微生物紊乱所致抑郁、自闭症 |
人肠道菌群分型 |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
肠道菌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 |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炎症及感染 |
菌群组成影响脑部疾病 |
中国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及分型研究 |
肠道微生物稳态与慢性肾病 |
肠道微生物与药物敏感性 |
中国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
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 |
新生儿肠道菌群研究 |
肠道微生物种群差异研究 |
肠道微生物组影响T细胞、B细胞、免疫系统 |
肠道菌群移植临床注意要点 |
“粪便银行”与粪便药丸 |
艰难梭菌与粪便药丸 |
H7N9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联系人:
参会咨询&媒体合作: 曹贵
E-mail:gui.cao@bioon.com
Tel:86(21)64879186ext613
Mt:15502152072
大会咨询&赞助咨询:徐好
E-mail:hao.xu@bioon.com
Tel:86(21)64879183ext606
Mt:1822158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