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康复医学会《国内外高校康复医疗教育经验及进展学习班》通知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与国际水平比较也有待于进一步成熟。近年来,随着疾病结构的改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于康复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高,逐渐得到国家、医学界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因此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需求逐年增长,康复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随之成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高等院校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的教学水平、提高专科院校/职业学院的康复治疗学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了适应目前执业康复医师/社区康复治疗师和社区康复护士的培训要求、适应民政、残联系统各相关专业如养老院的老年康复训练与照护、社会福利院的教育康复/特殊教育专业等教学人员的培训需求,促进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走上新的台阶,经上级(北京医学教育协会)批准,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自2016年起举办《第一届国内外高校康复医疗教育经验及进展学习班》(2016年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项目号:2016-16-00-015(京))。
授课专家集中了首都医科大学、北大医学部、清华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康复医学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多名:由我专委会的主要负责人6名、常务理事6名亲临讲坛出任主讲教师;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0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多名;多数在国外系统学习过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学,都是多年在一线教学、带实习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对于国内外康复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趋势、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很熟悉,在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专科、研究生教育,康复执业/住院医师、社区康复治疗师/护士的培训等都积累了很多心得,相信会使得参加学习班的学员收获颇丰、满意而归。
培训时间:2016年5月20日-22日。20日全天报到,21-22日授课两个整天。
培训地点: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邮编100069),培训教室另行通知。
招生对象及人数:从事康复教育的大专院校、职业学院(校)、社区康复教师和民政、残联系统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以及相关工作的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工程师、假肢矫形器师、康复护士、社区康复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共100人。
收费标准:600元/人,含资料费。北京康复医学会会员及学生凭有效证件400元/人。
食宿自理。
证书与学分:完成学习结业合格颁发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授予市级Ⅰ类学分6学分。全国其他省市参加者颁发本学习班结业证书。
参加培训班者请尽快填写报名回执,我们按回执先后录取,额满为止。报名截止2016年5月6日。
联系方式:杨平13488670287,email:yangping2005668@163.com
闫松华13661244296,email:yansh74@ccmu.edu.cn
卫波13146313185,email:wogre@163.com
戴红18510740052
培训内容: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所在单位 | 授课内容 |
宋桂芹 | 主任医师 | 北京电力医院康复医学科 | 美国医学教育及康复专科医师培训 |
潘 钰 | 主任医师 |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康复科 | 清华长庚体系康复住院医师培育 |
黄 真 | 主任医师 教授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 康复医学在基于器官系统的教学(OSBL)中的地位 |
钱菁华 | 副教授 |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 | 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 |
杨延砚 | 副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 医师治疗师同台授课-源于康复医学工作模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 |
刘惠林 | 副主任技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PT教育初探 |
张兆国 | 主任医师 | 北京四季青医院康复科 | 我科对海淀区社区康复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 |
张金声 | 主任医师 教授 |
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 |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社区康复治疗师/护士的培训经验 |
李文迅 |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室 | 中西医结合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
李建军 | 教授 主任医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中国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展望 |
矫 玮 | 教授 | 北体大运动康复系 | 我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
戴 红 |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 | 康复医学教法初探 |
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5年4月5日
第一届国内外高校康复医疗教育经验及进展学习班回执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或职务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联系手机号 | ||||||
电子邮箱 | 是否需要学分 | ||||||
是否住宿/住几天?价格?/天 | 住宿要求 | 单人间□ 双人间□ 一张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