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第十九届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第九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上海胰腺肿瘤国际论坛报道

2015-08-30 18:32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2015年8月28日,第十九届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第九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上海胰腺肿瘤国际论坛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国际胰腺病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承办的一次高规格的国际会议。《肿瘤瞭望》特派记者亲临现场,为您带来最前沿的会议资讯!大会第一天,我们很荣幸采访到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虞先濬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本届大会亮点及胰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

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IAP)作为胰腺病领域的学术会议之前已在全世界各大洲举办过,包括日本和韩国。本届大会首次来到中国举办,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本次大会共邀请到来自世界19个国家的150余位胰腺病领域的专家参会,国内共有90家单位参与,现场参会人数达到700余人。大会共接收到近550篇摘要,其中150篇来自国外。此外,大会征集到50例全球顶尖的外科手术展示,并选取了22例优秀视频在大会上进行展播,让众多优秀的外科医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大会评选出35名杰出的海外学者获得IAP/CSPAC-Celgene青年研究基金,同时,有28位中国学者获得中国胰腺癌研究资助计划。

本届大会同时也是第九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PCCA)暨第二届上海胰腺肿瘤国际论坛(SIPCS)联合举办,在PCCA旗下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的协作学组,同时也关注了胰腺少见肿瘤。

在本次大会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究涌现出很多宝贵的亮点,包括我们在外科手术治疗及大量有关肿瘤标志物获益性方面的分析。例如,瑞金医院展示了大量使用机器人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经验;北京大学附属医院针对罕见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协和医院综合国内多家中心的大量数据,发现microRNA可以早期预警胰腺癌的数据;以及我国胰腺炎规范化诊治方面的经验都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本次大会的首项议题是中国学组和海外学组之间针对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对话,其中日本学组的发言内容是日本胰腺病学会针对胰腺癌最新指南的更新。总体来说,各国学者都关注着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寻找手术和治疗真正有效的患者。这需要我们对胰腺癌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在既往解剖学、形态学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在生物学行为上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和亚群化。根据上述亚群分类,我们可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这也是胰腺癌领域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原因是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胰腺癌在治疗上有几项基本原则,包括:第一,外科手术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根本;第二,有效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第三,精准有效的放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这是其治疗的几个支柱,因此胰腺癌未来几年也会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推动。首先,我们需要把手术做得更安全、更微创;其次,需要准确地知道哪些患者通过手术能够获益,这方面需要寻找到分子学标志物;再次,在术后化疗方面,无论是联合、序贯还是分开做放疗和化疗,我们也需要了解哪些患者能够获益。综上所述,个体化治疗是转化性研究的领头羊,所有的转化性研究就是在寻找分子学标志物,最终让患者获益。

2015年1月9号,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多学科临床研究协作学组(CSPAC)成立,开启了我国胰腺癌领域多中心参与、内外科携手的跨平台、跨学科协作的新模式。在这之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均已建立了这种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多学科合作模式,CSPAC的成立是紧跟世界的潮流和步伐,也是胰腺癌治疗的一个方向。CSPAC成立以后大家积极参与,首先的一个工作就是把我们既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发出中国的声音。近期,我们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上发表了第一篇中国专家共识,针对性地讨论了16组淋巴结清扫是否能够给胰腺癌患者带来获益,哪些患者需要进行16组淋巴结清扫。我们认为不是每一个患者做了清扫都能获益,需要更精准、更有效地进行胰腺癌手术。

目前,CSPAC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通过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来鉴定肿瘤转移率的高低,最终预测患者的预后。这项工作得到了全国50家单位的支持,参与的每位专家各抒己见,文章正在整理当中。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多中心,在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用更加有力的证据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观点。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