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圆满落幕

2015-10-27 18:27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十月的泉城济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山庄举行),迎来了中国妇科肿瘤领域的学术盛典。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抗癌协会、山东省肿瘤医院承办,中国妇产科网全程支持的的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在灵秀泉城隆重召开。盛大学术会议历时两天,分为专题讲座、论文交流和疑难病例讨论三个板块,重点对妇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妇科肿瘤的规范化诊治进行了深入解析。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妇科肿瘤医生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由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盛修贵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辞。简短的开幕式后即进入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全国放疗学会主任委员于金明院士讲授了“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新进展”,介绍了肿瘤治疗模式从循证医学模式到个体医学模式,直至精准医学模式的进展过程。由于肿瘤的发生是基于基因水平的突变导致了肿瘤细胞生成,进而导致功能学和解剖结构的改变,所以需要个体化精准与整合医学,在精准医学指导下实施个体化创新突破,创新发展突破天花板效应。同时也指出了精准肿瘤学面临的挑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建衡教授就“CIN治疗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宫颈锥切的缺点包括:出血;大宫颈及萎缩宫颈不合适;病变部不易切净(有报道残留率达到20%-30%)特别是病变迁延至近宫颈边缘和原位腺癌;不能满足病人不愿手术的要求;发展为浸润癌等,随后通过几个典型病例说明了宫颈癌手术后VAIN及放疗后的CIN治疗近距离放疗是很好的选择。

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周琦教授进行了“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再评估”的学术报告。就各期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宫颈癌放疗的适应征,最新的放疗进展,同步放化疗和疗效评估做了详尽的分析,其中就Rapidarc的优势,TOMO技术的应用,IGRT的应用,及三维腔内放疗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介绍和点评。详细讲解了宫颈癌同步化疗的主要作用机制,化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同步放化疗副反应及对策。

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盛修贵教授讲授了“滋养细胞肿瘤化疗之外的选择”通过对两个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系统治疗和随访,解读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价值及高危患者综合处理的原则。强调了放射治疗的适应证1、转移病灶与化疗联合的综合处理2、盆腔内病灶化疗后耐药3、脑、肝、肾、阴道等重要器官转移急需解除症状。并详细讲解了各部位转移的放射治疗的方式和剂量。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暨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做了“IIIc/IV期卵巢癌:NACT可否上位”的精彩演讲,通过回顾分析四个文献,详细解析了先期化疗与先期手术的比较。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发现了与传统的PDS+化疗的方案相比,NACT-IDS+术后化疗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治疗效果不劣于肿瘤减灭术+化疗的方案;提高减灭术的满意率;降低术后(28天内)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说明先期化疗虽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但其能否上位为标准治疗仍需要理性对待,只有基础状态不佳或肿瘤巨大的患者或可从NACT中获益。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郝敏教授讲解了“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相关问题”,由于大量研究证实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追加辅助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没有辅助治疗的患者,认为对早期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十分必要;腔内放疗优于体外照射,腔内适型调强可能是未来放疗的发展趋势;一些数据提示紫杉醇+卡铂(3-4疗程)联合阴道近距离放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尚无高质量数据支持,其优势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不推荐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需进行放化疗联合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筧青教授讲解了“复发卵巢癌的再次减瘤术”,介绍了二次减瘤术的手术适应证:初次治疗后缓解期至少在12个月以上,最好在2年以上;二次减瘤术能切净所有肿瘤灶;肿瘤对一线化疗有效;体力状况评分良好;复发灶孤立或局限;无腹水。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瘤科孔为民教授讲授了“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详尽的介绍了治疗子宫内膜癌各种的放疗方法包括:腔内放疗和体外照射。术后放疗有单纯体外、单纯腔内、体外与腔内二者配合三种方式。术后放疗指征包括:1、手术不彻底、阴道切缘有残余癌组织或宫旁浸润;2、癌灶侵犯子宫肌层超过内1/2;3、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或可以淋巴结转移;4、脉管间隙浸润;5、癌组织分化差;6、高危病理类型,如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及未分化癌等。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强教授讲授了“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通过大量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详细讲解了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特点和治疗原则。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讲授了“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的商榷”,分析了支持和反对淋巴结切除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原因,指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切除问题尚待商榷,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方可定论。对于晚期及特殊类型的分期手术是必要的。

黄勇教授讲授了“卵巢肿瘤的CT诊断”通过大量CT资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卵巢肿瘤的CT表现,认为对于90%以上的卵巢肿瘤,影像可准确判断其良恶性和可能的病理性质,卵巢肿瘤的影像诊断需密切结合患者年龄、临床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全国各地专家纷纷就妇科肿瘤的诊治以及临床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对下一步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认真讨论,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